加強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2010年04月17日 08:02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對高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渠道。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進一步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根據當前高中學生思想狀況及其形成原因,以及高中政治課程標準,我們提出以下加強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1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改革
按照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設置,高中思想政治課對學生比較集中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教育。現行課程的設置,對于幫助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地分析和觀察社會的經濟現象、政治現象,逐步確立社會主義政治方向,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作用是比較明顯的,是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如法律意識教育內容在思想政治課中雖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對比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質教育的任務,幾乎完全讓給其它德育渠道。在高中階段,學校的道德、法律行為規(guī)范教育和心理品質養(yǎng)成教育,難以在初中教育基礎上適應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進一步加以提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應當按照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要求,把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相結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識教育、心理品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2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材改革
當代的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與改革開放相適應的現代意識,他們思想活躍,勇于探索,樂意學習、掌握和接納新思想、新理論。與此同時,他們的價值觀趨向務實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他們的頭腦,統一他們的思想,這是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改革,特別是教材改革面臨的重大課題。
當前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尤其是科學發(fā)展觀、和諧社會理論為中心內容,緊緊抓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個精髓,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引導學生更好地領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精神實質,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引導學生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現象和問題,正確處理人生道路上的眾多矛盾和沖突。
因此,要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在當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貫徹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確有許多新問題需要給予新的理論說明。在改革教材編寫中,要不斷吸收理論界已被公認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更好地領會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才能更好地提高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信度和說服力,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3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的改革
根據當前高中學生思想發(fā)展中認識水平和行為表現的不協調性、理論認識和能力水平的不協調性的實際,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一定要堅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進一步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實把加強基儲培養(yǎng)能力、提高覺悟、規(guī)范行為的教育目標落到實處。在教學方法上,要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他們的成長需求、認知特點和思想實際,注意貫徹啟發(fā)式的教學原則。要在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基礎上,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領會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尤其是黨的現行的方針、政策、路線的精神實質,努力將學到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觀點和有關社會科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內化為觀念,外化為行為,切實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心理素質?! ?/SPAN>
4 強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三結合網絡
當前高中學生的思想狀況,既與學校教育有關,又與家庭教育、社會環(huán)境有關。因此,為加強對高中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學校內部,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與班主任工作、團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在學校外部,必須與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相結合。要充分發(fā)揮“三線”(思想政治課、班團隊活動、社會實踐)“一面”(各科教學、各項教學活動滲透德育)的學校德育體系和“三位一體”(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一體化)的大德育網絡在對高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我們要從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其他德育渠道的協調,強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三結合網絡,以形成教育教學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實效的綜合效應。
相關新聞:
上一篇:高一年級期中數學試題